close
池上飯包的歷史,要從1939年(民國28年) 開始在月台叫賣蕃薯餅(池上飯包的前身)開始算起,池上飯已整整走過了七十年的光輝歲月。當年行駛的蒸汽火車,從花蓮到台東要八個小時,因為身處中轉站的位置,火車到了池上時,就必須加水加煤,來往旅客也需自備食物充飢。當時為了照顧出外人的辛苦,池上老店便開始製作飯包販賣,以體諒的心情,轉取微薄的利潤。
初期的飯包是用兩片竹葉包四個三角飯團,舖上卜肉、黃菜頭、烤肉乾、豬肝、瘦肉片、一塊蛋餅及當地大坡池的小蝦和上麵粉油炸而成的蝦餅,再輔以梅子開胃。包裝後將其以油麻繩繫牢,這就是第一代的池上飯包。頗受旅客青睞的池上飯包,經過第二代及第三代的菜色演變,後來更使用鴨掌木台灣俗稱江某材所製作的木盒,作為飯包的包裝,讓飯更加的香Q可口,使池上飯包有另一種風味。
西元1999年10月,集山機構正式購併正宗池上老店,將六十年老店池上飯包,導入新的經營團隊,重新命名為「悟饕池上飯包」。以”悟饕”為品牌,用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導入ISO9001及GSP管理機制推動台灣傳統飯包文化。讓真正六十年老店池上飯包關懷出外人的精神擴展傳承,永續經營。
「悟饕池上飯包」與「池上鄉公所」及當地士紳捐助早期農家器具而成立「池上飯包博物館」,將這一甲子以來的飯包歷史與文化展現給遊客,讓池上飯包的故事首次以文字展現在遊客面前......
......完整文章內容請見《104創業網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